166
备课是教学过程的教学准备环节,妥善的教学准备是顺利完成教学各环节任务的基本保证。为保证教师备课工作充分有效,特制定本规定。
1. 认真研读拟开设课程所在专业的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,了解本课程在专业培养方案中所处的地位、作用,以及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对本课程的具体要求;明确本课程与已开课程和后续课程的关系,以及本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;熟悉课程内容体系、重点与难点、考核方式、教学时间安排,并以此作为备课准备的基础。
2. 根据课程教学及教学大纲要求选择合适的教材和教学参考书,得到批准后作为课程教学用书。
3. 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制订授课计划,编写教学日历,在认真消化教材和相关教学参考资料的基础上,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的知识结构与学习能力撰写教案与讲稿,并制作多媒体课件。
4. 对教案的基本要求是:
1)要体现教学法的要求;
2) 要能反映教师的授课目的和意图;
3)是教师的实际授课提纲而不是教材的复印或缩写;
4)要反映教师的授课风格和特色;
5)要吸收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的新成果,反映学科及课程的前沿学术动态,及时补充、更改、完善。
5. 教案应包括以下内容:
1) 教学目的;
2)教学要求,如了解、认识、把握、掌握、应用等;
3)教学时数、主要内容和教学进度计划;
4)教学重点、难点和解决方法;
5)教学方法和手段,尤其要针对重点和难点提出合适的教学方法;
6)需要讨论、分析或向学生提问的内容;
7)主要参考书目,如著作、教材、论文及相关网址和其他资料来源等;
8)布置的预习、复习、练习内容。
6. 备课时要注意专业知识与学习方法传授并重,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、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,注意理论联系实际。
7. 备课时应认真处理好重点和难点的讲解,设计好教学内容,做好与先修、后续课程及同步课程的衔接和配合工作。
8. 备课时应设计并试做准备布置给学生的课后作业,合理安排课后作业的数量和难易度。
9. 应熟悉教学环境,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、电化教学设备辅助教学、网络辅助教学、实训教学的教师,应在开课前熟悉相关设备或网络环境,并调整好自己的心理状态。
10. 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实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