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92
《微观经济学》
校级精品课程

一、课程教师团队(宋体,四号,加粗)
团队共5位成员,分别是陈菲、李巧玲、刘素丹、应珺、胡国恒5名专任教师。主讲教师3名,其中教授1人、副教授1人,讲师1人;博士1人,硕士4人;“海归”1人,有企业工作背景的教师2人。形成了知识结构互补、年龄结构合理的教学梯队。
二、课程地位和性质
课程地位:国家教育部规定的高等院校财经类和工商管理类专业核心课程之一,国贸专业考研专业课程之一。
课程性质:专业基础课、必修课
三、与其他课程的关系
前置课程:高等数学、政治经济学
后置课程:宏观经济学
四、教学目标
本课程将遵循国内主流初级微观经济学教材体系,采用要点精讲的方式,通过对章节内容中重难点的讲解, 使学生掌握微观经济学基本原理与核心知识,养成经济学思维方法论,理解一般的经济问题与经济政策,增强解释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和探索现实经济世界的兴趣。
五、教学计划
总学时:64学时
理论学时:64学时
实践学时:0学时
学分:4
六、教材及参考书
教材:
《微观经济学》,朱雪芹、陈菲、刘素丹等,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
参考教材:
《经济学原理》上册,曼昆,北京大学出版社
《西方经济学》,厉以宁,高等教育出版社
七、考核方式
平时成绩占比30%,期末考试成绩占比70%;在平时成绩评定中加入课堂表现、第二课堂等考量因素,采用加权平均法综合评定学生的最终成绩。